淡淡的哀傷-讀「印度:受傷的文明」


「印度:受傷的文明」
INDIA:A Wounded Civilization
(我讀的這本,有著絕版的書皮)
By Lady J 

<<印度:受傷的文明>>V.S.奈波爾(V. S. Naipaul) 撰於1977年的印度三部曲之二。奈波爾是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生於加勒比海諸國之一-千里達的印度裔英國小說家(),本書是他第二次走訪印度,異地想像與印度的現實衝撞之下,以分析手法探討印度人態度的作品。本書導讀用「後殖民歸人穿越時空的旅行」作為標題,覺得剛剛好。

不熟悉印度歷史、宗教、文化各種的我,一開始讀得有點吃力,反而是依靠諷刺的小標讓我抓到每段重點,例如:「無為才是圓滿」、「難處在於改造人」、「凡有作為皆是虛妄」、「被神化的貧窮」,字裡行間能感受到作者對印度的破舊、落後、貧窮、失序感到無奈與失望。

因為實在無法綜合全書的概念形成自己的心得,加上作者犀利的觀點實在精彩(文字很優美,覺得中文翻譯也是蠻厲害的),決定直接條列作者點評如下(文長慎入)
l  印度的危機不只是政治或經濟方面,更大的危機是這受傷的古文明終於體認到自己的不足,卻又沒有知性工具可以繼續向前。
l  印度已無規則可言。時遭侵略、征服和掠奪的印度,四分之一人口永世為賤民、人民眼中只有主子沒有國家。
l   印度以外的世界自有其判斷標準,而印度是不可以評斷的,印度只能讓人以印度的方式體驗。
l  他們認知自己的身分、階級、業,以及在森羅萬象中不可變動的地位。
l  今生的本性是由前世業報註定。
l  古老的暴力依舊,鄉村農奴仍然由恐怖乃至刻意造成的飢餓維持其賤民身分。
l  奴隸風俗已臻於精緻化,以致受害者自覺有道德義務必須常留在奴隸制度中。業報!
l  乞討是業報作用的呈現,是提醒個人對自己和來世的責任,原本是印度宗教舞台上極為可貴的觀念,如今已價值大減。
l  印度教並沒有善待數億信眾。它所暴露的是千年頓挫與停滯,使得人人沒有國家觀念,不知人與人之間的契約為何物;它奴役四分之一的人口,時時使得舉國分崩離析,不堪一擊。它的退藏哲學使人知性銷融,無法因應挑戰;它遏制成長。因此,在印度歷史上,衰弱、挫敗和退守,一再重演。
l  人際關係明文規定,宗教和宗教形式(奇術和泛靈思惟方式)緊扣所有事物,降低個人觀察和判斷的需求,於是便產生幾近於純真直覺式的生活。
l  人既無法觀察,自然就沒有觀念;他們只有執迷。一旦人人過的是直覺的生活,便會產生一種類似集體喪失記憶的現象,逐漸模糊過去。
l  消極的認知方式伴隨著「靜坐」、追求永恆,以及拋棄自我的喜樂。
l  印度自己沒有能力重新發現或評估自己的過去,與印度密切相連的過去,仍然存在於儀軌、法律和奇術之中。
l  發育不良的我觀具有驚人無知能耐。
l  獨立後迅即出現的戒嚴時期,凸顯了印度的創意無能、知性枯竭、無力自衛,也彰顯出每位印度人觀念中的印度都不完整。
l  國家發展的命運向來是把最童稚時期是為個人生命史上的黃金時期,正如同把最渺遠的過去視同印度歷史的黃金時期。
l  種族觀對印度人而言是非常陌生的。種族是他們對別人的看法,在他們自己裡面,他們只知道次種姓或種姓、氏族、性別或語言集團。
l  印度似是永遠沉淪在數術、過去、知性消亡、靈性消去文明中,永遠在原地打轉。
l  聖雄的簡樸顯然已把貧窮變成神聖、所有真理的基礎,以及印度特有的財產。
l  甘地的經驗、發現和誓言,只是呼應他個人作為印度教徒的需要,這需要時時界定和強化身處敵意環境中的自我。
l  甘地主義在許久之前就被聖雄名號簡化為宗教的忘我和宗教式的自我炫耀,變成一種無中生有戲法,一種自外於建設性思維與政治負擔的解脫。甘地風行全印,卻沒有為印度留下思想;他喚醒聖地,聖雄虛名卻使印度回歸苦風,讓崇拜他的人變得虛榮自負。
l  科學家回到印度便拋開在外國取得的個性,重獲種姓身分的安篤地位,世界再度簡化。細瑣的規定讓人安心,卻也是種束縛,以前喚醒創造力的個人認知和判斷變成負擔,個人再度變成群體裏的一個單位,科學也降成一種技術。
l  印度一直是以新融舊,把新工具用在舊法子裡,釐清無謂的意念,維持心理平衡。

然而儘管失望,作者還是在全書終了做了這樣的有感而發:
l   假使甘地以另一種方式解決自己的難題,設使他不是那麼成功地轉化自己的原始傷害,設使他投射在印度上的是另一種生存法則,或可為獨立印度留下意識形態,甚或是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印度大陸種族觀,一種印度民族特有的歸屬感,如此則不但可以達成他所有的政治目標,還可以進一步:弱化賤民和潛藏的種姓階級,喚醒個體,讓人人都能在更廣義的認同感上兀然獨立,建立一種新的人類至善觀念。
l  人應該跟過去保持距離,只是藉由過去來獲得教益。要擁有過去唯有靠探求和,所需要的是知性而非靈性的訓練。


以上,是書中的內容,也是去年跟著旅行團去過印度的我娘與我婆婆對印度的感受。但,我認識到的印度,是盛產電腦奇才的地方,是神奇的吠陀數學的產地(認真想寫一篇吠陀數學的教學,但還在思考用什麼方式呈現大家才會懂,畢竟數學是我的罩門,也是很多人的"強項")。或許是時代的差異,也可能是著眼的階級不同,導致大家認識的印度都不一樣(怎麼忽然想到瞎子摸象!),但此時另一本書已帶我進入另一個嚴格且瘋狂的階級制度-紐約上東區,關於印度,就先到這裡吧~

註: 依據傅雋寫的導讀,1807年起,加勒比海諸國陸續廢除奴隸交易,農莊地主被迫轉向印度尋求契約勞工,18381924年間約50萬印度移民以這種身分遷徙到加勒比海地區,奈波爾的祖父是其中一員,該地區已因此形成了印度社群。


現行版的書皮,更像進入幽黯國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