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Lady R
這本書在講的是自學,作者標榜他的書和別人不一樣,由於這是我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自學的書,所以我僅能以作者的角度記述他的書和別人有什麼不同。依據作者的說法,坊間自學的書多是教授讀書術,或是如何利用圖書館等資源,但作者將他的自學歸納整理成為一套系統,分別是戰略à輸入à抽象化、構造化à儲存。
若將作者這套系統以比較簡單的說法來講述他的實際操作步驟,就是我們要先確認我們想在哪個主題層面上提高我們的知識戰鬥力(戰略),然後就依照這個決定了的主題進行各種來源的資訊學習(輸入),接著必須從所學到的東西中產生屬於自己的見解或發現,它可能是與其他我們已知事物的結合、或是藉由自我的提問,將知識加以抽象化的整理(抽象化、構造化),最後從這些所得中,揀選出自己覺得最重要的幾點將之以數位整理,成為未來便於搜尋的資料。
作者的這套理論是建構在目前的社會是個資訊超載、重點在於「不學」什麼的時代,資訊的學習應該建構在「記不住」的前提之上,所以必須將內容加以精粹提煉成為個人洞見,才具有學習上的意義,並在揀選精華後,以數位進行儲存,以便日後方便提取,而「不是」在於「記住」。
同時作者也鼓勵不帶著期望去學習,除了不知道哪天我們會用上(例如Steve Jobs休學後仍在學校旁聽的字型設計課,在十年後設計麥金塔電腦時才自他腦海中浮出,開發出第一台有漂亮字型的電腦),更重要的是,世界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為長期目標所進行的學習,反而很危險(在此,作者引用美國杜克大學的Cathy Davidson主張來論證:2010年入學就讀小學的孩子們,將有65%在大學畢業後會從事目前不存在的職業),此外,若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進行輸入,很多時候都會變成只輸入一些中看不用重用的知識,更何況跨界是未來的趨勢,許多原先無法聯想在一塊的東西,因跨界而產生新的商機。
除了重要的資訊建議加以標註外,作者也主張針對自己不認同、不明白的部分也應當做上記號,作者於書中解釋的其中一段很好,我直接引用如下:「書就跟人一樣,會因為遇見的時間點、地點,產生截然不同的聯結。反過來說,就算在過去不覺得有趣的書,有可能因為事物的脈絡改變,而改變了評價。」
除了一般的書本學習,與人交談是作者認為最有效的輸入方式,因為他覺得人類具有高度的過濾與理解脈絡的能力,如果直接與一位深度理解一本書的人交談,從中吸取自己想要部分的精華,在學習上將更有效率,但我目前覺得這個說法有待商榷,其一是每個人對同一本書的重點判別不同,分享的人未必會講到我認為重要或有趣的點,其次是作者的筆法與分享者的表達能力之間的落差,再者,是作者在提到閱讀經營管理學書籍時,曾如下講過:
「我可以斷言,即使你讀再多本簡易版的解說書籍,也不會提高你在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能力。理由非常簡單,因為你必須要仔細閱讀古典、原著,跟著作者去體驗書裡面展開的思考過程,親身去學習到『經營的思考方式』、『商業的思考要點』,才會產生意義。
簡易版或解說的書籍,省略了這段思考的過程,只解說了架構或是關鍵字,因此記再多這樣的知識,也不會提高你的知識能力。」
因為自己在閱讀、寫讀書心得的過程中,很明白作者在上一段引述中提到的「跟著作者去體驗書裡面展開的思考過程」,這真的是需要自己走一遭才能體會的,而分享的人相較於作者所指的簡易版或解說的書籍,又有什麼差別呢?但我並不否認與人交談的過程中,可能可以學到許多的這一點。
此外,在這本書中,作者使用了約莫近1/3的篇幅在介紹他所認為能成為知識武器的11類書籍,分別是歷史、經濟學、哲學、經營管理學、心理學、音樂、腦科學、文學、詩、宗教、自然科學。除了解釋了原因,也列出他推薦的相關書籍(可惜目前我僅有一本有興趣看,且沒有列入我的優先閱讀書單中),其中最讓我有所反思的是哲學,在我經歷過的學校教育中,哲學是一項很遙遠的學科,而依據作者的說法,歐洲的菁英機構自18世紀以來,就把哲學和歷史視為同等重要的學科,例如牛津大學長久以來就把哲學設為必修課程,法國高中最後一年的哲學教育,被列入大學考試第一天的第一個科目等,我想起我的電子書櫃中那套「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目前還沒看),其實是兒少作家的作品,以及美國電視史上第一次向公眾播放的大學課程 \ 哈佛大學迄今最受歡迎、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門課-「正義」(授課的Michael J.
Sandel教授已將課程撰寫成《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一書),也是哲學概論,作者認為哲學教授的是對目前規則感到懷疑、以培養出用頭腦獨立思考的能力,由於我並不覺得懷疑及獨立思考在台灣的環境中欠缺(好啦!的確環境中很多人都不思考或是不希望其他人思考),所以這一章節在講述的哲學,我其實不是很能理解,但是我看到作者寫到的其中一段話,引述如下:
「經常聽到有人說『我思考了一整天,但是……』,這真是哪裡的話,講這種話的人並不是在思考,他們只是在煩惱。」
我知道這不僅發生在作者所在的日本,在台灣的生活中其實也常聽到,這讓我對哲學教育的腦袋究竟會養出什麼樣的不同更加有興趣,或許等我念完哲學相關書籍後,再回過頭看我在這本書的這個章節所做的記號,就會重新有所理解。
總的來說,個人覺得這是本很雜的書,但環繞在作者所謂的「知識戰鬥力」究竟該如何提升的建議中,我暫且將全書重點濃縮為一段話:我們應當深根自己有興趣的其中一、兩個領域,讓自己鑽研成為專家,但並非一定要人家一問就會回答,而是能夠明白、找得出東西回應,累積出養分後,就必在未來開花結果。
祝福在這一路上耕耘的你我,有一日豐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