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Lady J
有別於一般「哲學入門」,這本書介紹50個關鍵概念包括哲學以外的領域,介紹方式不用「哲學史」的時間軸,而是按照使用用途,此外,也不依它在哲學史帳的重要性,而是以作者個人實用性為根據,簡單介紹學者、概念、著名實驗後,以自身經驗或日本社會環境為例,導出應用建議或丟出問題讓讀者反思,即使作者的建議不見得能用在職場上(例如我身處的神邏輯職場),但若作為哲普入門,確實是蠻推薦的一本書。以下分享幾個比較心有戚戚焉的主題:
有別於一般「哲學入門」,這本書介紹50個關鍵概念包括哲學以外的領域,介紹方式不用「哲學史」的時間軸,而是按照使用用途,此外,也不依它在哲學史帳的重要性,而是以作者個人實用性為根據,簡單介紹學者、概念、著名實驗後,以自身經驗或日本社會環境為例,導出應用建議或丟出問題讓讀者反思,即使作者的建議不見得能用在職場上(例如我身處的神邏輯職場),但若作為哲普入門,確實是蠻推薦的一本書。以下分享幾個比較心有戚戚焉的主題:
【人格面具】我們都戴著面具活著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解釋,人格面具是關於一個人在「以什麼樣的姿態示人」這一點上,在個人與社會團體之間的一種妥協,是為了保護自己對外形成的面具。作者以日本社會現象為例,表示人如果希望在某種程度上日子過得舒適快活,就需要一至多種人格特質/面具,人類自古以來的戰略,就是運用多重人格組合取得生活的平衡。但行動電話的出現(作者用行動電話,但我覺得應該是網路、社群媒體),讓原本該獨立運作的各種人格面具出現橫向交流,甚至緊緊相扣,上班族越來越難分別運用家庭、職場、個人...等人格面具,來取得生活平衡。而解決方式,不是把每個角色拆除重建,就是逃離不喜歡/壓力太大的角色,作者稱為「逃亡」,並在「偏執與精神分裂」的章節提到,擁有勇氣與韌性的人,面對環境的變化,感受到危機時(發現好像快完蛋時),就快跑吧~
【已知的獎勵】越不確定的,人越容易著迷
伯爾赫斯˙史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是獎賞相關研究的創始者,著名的「行為增強實驗(相較於「一定會得到獎賞」,「不確定會獲得獎賞」更能有效增強該行為)」結果應用在人的身上思考,亦即人有「越不確定的事物越容易著迷」的生理傾向。如何應用在當今社會呢?作者提到的社群媒體,為什麼人們會沉迷於社群媒體?因為它無法預測。當人在面臨無法預測的事情時,會刺激多巴胺系統(註),而多巴胺正是社群媒體的獎勵機制。
另一方面,愛德華˙德西(Edward L. Deci,1942-) 在內在動機與創造力的研究顯示,預告的獎賞會明顯毀滅解決問題的創造力,破壞獲獎賞者的創造性與健全的動機。人若想發揮創造力、冒風險,必須要有容許這種挑戰的環境,「糖」和「鞭」都沒有效。更重要的是,在這種環境中,人之所以願意冒險,不是想要糖也不是害怕皮鞭,而是純粹因為「自己想這麼做」。回想一下自己經歷過的公司有獎徵答、創意徵求活動,有多少是真的為了獎金而奮不顧身,又有多少是必逼著不得不提案,企業主/活動承辦人未來或許可以參考心理學/哲學界的研究成果,換換不同的誘餌,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喔~
【認知失調】人是一種為了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不惜改變意識的生物
要改變他的想法/認知,最有效的方式是不斷灌輸觀念同時,提供一點點微小的獎勵(而非大大個獎賞),這就是歷史上多次成功「洗腦」戰俘/人民思想的做法。利昂˙費斯丁格(Leon Festinger, 1911-1989)研究證明,人類會將高獎賞當作改變認知的交換/對價,即使是討厭的事,只要當作是為了獎賞而做就行了;反之,若只能獲得無關痛癢的微小的獎賞,事實與認知之間發生衝突失調,為了化解它,所以改變認知,也就是說,人在社會壓力下所引發了行為,為了讓行為正當化、合理化,人類會改變意識或感情去迎合適應。把這個概念套用生活周遭,好像慢慢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把我們覺得匪夷所思的不合理行為,認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甚至推崇,或許是人類適應環境求生存的機制,但也製造出各種亂象。
【平凡的邪惡】壞事是停止思考的「平凡人」幹出來的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重要著作之一<<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指出,也許邪惡的本質,不存在於有目的的進行,而是被動地執行。她主張「人類史上極致的惡行,並不是剛好出現的邪門歪道製造出來的產物,而是停止思考,只曉得跟隨體系,如同倉鼠跑滾輪般執著的小雜役所發起的」。
而斯坦利˙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 1933-1984)也從他著名的服從權威實驗「艾希曼實驗」發現,人在團體中從事某種行為時,整個團體的良心與自制力就很難發揮功能。其實不難理解,想想我們身處的官僚制度就是最明顯實例,因為分段操作(每個人負責部分環節)的結果,責任歸屬不明,容易產生責任轉嫁的環境,導致個人不自覺地成為整件壞事的幫兇。讀到這個概念時,覺得一陣頭暈目眩,因為不得不承認,我所處的環境就是這樣一個層層分級的體系,在這種環境下求生存的努力,或許正助長著這個病態體系,但為了五斗米,原諒鴕鳥如我選擇繼續當幫兇.....
【自我實現】成功自我實現的人,其實人脈並不廣
我們都熟悉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的需求層次理論,但馬斯洛的另一門有關「自我實現」的研究結果卻更有趣。馬斯洛發現,成功自我實現的人比較孤僻,人脈其實並不廣,只和極少數人建立深厚關係,作者認為,這研究結果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當今的「人際網絡狀態」。總覺得日益複雜的人際關係,是因應科技進步與網路世界而生,或許單純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專注在自我實現,但人各有志,成功的定義也不同了,廣而不深的人脈又何嘗不是另一種通往自我實現的方式呢? (同場加映<<芬蘭人的惡夢:你今天社交恐懼症發作了嗎?>>我沒有社教恐懼,但偶爾可以理解那種不想與人接觸的心情)
不算主軸但涵蓋在50個關鍵概念裡面,不成段落但值得思考的在這邊:
● 如果想真正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說服不如理解,理解不如共鳴。
● 「對在上者巴結,對下人擺威風」的性格的人,是逃避自由,追求從屬於權威的人。
● 變革不是始於「開始」,而是始於「結束某件事」。
● 如果現在不懂就以「我不懂」而拒絕,就喪失了「了解」的機會,也失去了藉由「了解」而「改變」的機會。
● 歷史上許多「高學歷菁英集合做出極愚蠢決策」的案例,顯示不論個人知識水準多高,同質性高的人集合在一起時,決策品質通常明顯低落,反而多樣意見形成的認知不協調,有助於達到高品質的決策。
● 我們是集合起來,參與製造「世界」這個作品的藝術家,只有完全把自己的人生當作藝術品來創造,不要依據眼前的組織、社會強塞的尺度陷入自我欺騙,才有可能領悟到自己真正的潛力。
(註)多巴胺-慾望機制,不只讓人感到快樂,而是讓人想要追尋、渴望、探索,驅動興奮、積極、朝著目標行動,對象包括物質慾望與創新,促使人採取特定行為,類鴉片(opioid,快樂機制,使人感到滿足而停止追尋)互補。
作者: 山口周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9/2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