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意思的雜談書 - 讀「野島剛漫遊世界食考學」

By Lady R

作者野島剛是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據說他在台灣相當有知名度,但在此之前我其實並不認識他,會選這本書來讀是被書的副標吸引:「五十歲的一人旅,從進入一個國家、一段歷史、一種文化的奇妙田野採訪,沒想到這本書意外的成為我近期讀過的書中,覺得最有意思的一本。

全書共分21篇文章,各有一個代表地方和食物,在每一篇文章中,作者巧妙地將那個地方的歷史與人文和那項食物串接在一起,作者對於食物的內涵與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了解,也讓全書讀起來頗有深度且內容多元,一改我從前對日文翻譯書籍的刻板印象。

以下幾段(以特殊色標示處),我將以金門˙廈門」篇為例,將作者在該篇文章中講述的內容整理重點如下,讓在觀看的你稍微理解一下他的內容統合方式。

金門˙廈門篇講述的是蚵仔煎,作者查詢到的資料是這個食物發源自中國福建沿海一代,在當地被稱為海蠣煎,外型與口感與台灣略有不同,整盤滿滿的牡蠣,儘管有加番薯粉和蛋,但整體的口感並不黏稠,反之台灣的蚵仔煎普遍會淋上較多的樹薯粉太白粉和粉漿,雖然邊緣香脆,但口感較為黏糊,作者意外在小金門吃到介於兩者中間、既保有海蠣煎量多大顆的牡蠣、又保有蚵仔煎外皮香脆的口感,令他覺得自己十分幸運。

台灣有個民間傳說是說蚵仔煎的發明人是鄭成功,因當初在台南圍攻荷蘭人時被斷了糧食,所以利用台南沿岸盛產的牡蠣混著粉漿煎餅食用,演變成現在的蚵仔煎,作者雖然對這個沒有根據的說法抱持存疑,但也藉由這個梗,聊起了福建沿海、金門、以及台灣本島對於身分的認同。

在廈門,鄭成功有巨大的紀念石像、紀念館,是擊退荷蘭人、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但他母親是日本人的事實卻被掩蓋掉了;小金門曾經是鄭成功起兵抗清的地方,但可能因其地理位置之故,他們的身分認同更傾向與大陸交流,鄭成功只是歷史上的一號人物;日治時代的台灣,因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其形象有利於日本統治,因此他的足跡被留下,國民政府也因鄭成功以台灣為基地,欲完成反清復明的壯志,對鄭成功的事蹟加以讚揚,未隨日治時代的結束而抹煞,甚至每年429日,中央政府都會派員擔任於台南舉辦的鄭成功開台祭典中樞主祭,直至2017年,當時的原住民立委、即現任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 尤達卡要求下,因原住民團體呼籲政府正視鄭成功迫害平埔原住民歷史之故,才停止了由中央派員擔任主祭,谷拉斯再次於2019年鄭成功開台祭典前夕,主張拒絕殖民史觀,取消中樞祭拜鄭成功因在原住民觀點,從中國大陸過來的都是殖民地主義者

作者並未對哪一方下註任何的評論,只在結尾表示在三地吃著蚵仔煎的同時,在微妙的口味變化中,似乎也品嘗著鄭成功在三地不同的冷熱度。

全書中,我覺得抱持懷疑與較多批判內容的,是台灣˙日本篇。作者對台裔日本人、也就是日清食品創辦人安藤百福 (吳百福) 的企業高調聲稱創辦人發明泡麵 西元1958發明2字採取了高度的質疑,不僅採訪了另一家更早出產相關產品、擁有實際例證、同時創辦人也是台裔日本人的東明商行二代,找出當時此種類似產品已可在日本坊間購得的事實,並走訪台灣的彰化員林、以及台南市中心的西市場拜訪老字號名店,揭露在日治時期,台灣南部就以油炸法延長手工麵條保存期限、烹煮後仍能保持口感與美味的作法。也是全書中最具備記者探究真相的精神的一篇。

列在本書中的國家,遍及四大洲(少了個大洋洲),還有許多我還未造訪過,藉由作者的文筆,開啟了不少的腦洞,也長了不少的見識,比如斯里蘭卡篇提到咖哩,看了文章才知道,原來印度咖哩是用優酪乳來引出咖哩味道的深度,斯里蘭卡的咖哩則是鰹節(將鰹魚腹部燻製乾燥而成,我們吃的柴魚片就是用鰹節刨製、辣椒、以及椰子為其基本元素、再由各家以數種香料調製出來,與我們一般熟知以牛豬為高湯調出的日式醬汁有所不同,而做為斯里蘭卡咖哩重要元素的鰹魚,其高級品主要來自馬爾地夫,也因此鰹魚又被稱為馬爾地夫魚,只是馬爾地夫當地對此魚種的消費需求並不高,所以都外銷到斯里蘭卡。而台灣傳統的米苔目湯底,也是使用鰹魚風味的湯汁來製作,台灣在日據時代將捕撈到的鰹魚加工製成鰹節在出口到日本,也是在那個時期在飲食中加入食用鰹節的習慣。~~想到我愛的皮蛋豆腐要撒上柴魚片 :D

而在多篇曾經以及未曾造訪的國家中,看到被指出的是土耳其常見的食物,碰巧這些國家都是在鄂圖曼土耳其時期,長期被統治的國家,但作者並未道出這點,亦或是這並非是作者想要探討的重點,但就如作者在保加利亞篇提到的 :

獨立以後的保加利亞在政治上受到蘇聯=俄羅斯的影響頗深,在國民情感方面,基本上是親俄羅斯,反土耳其的。
然而,他們的飲食文化卻明顯偏向土耳其,與國民情感相悖。

讓我想到在台灣時喜歡吃的魚板、甜不辣,其實也都是日治時期受日本影響的飲食啊反倒是土耳其篇介紹的菜並非經典的土耳其菜~

飲食文化這事,看到越後,越覺得如書中緬甸篇中提到的前情 : 在作者的緬甸˙仰光篇中,提到茶葉是緬甸人飲食中常見的料理,如茶葉沙拉、茶葉炒飯、拌飯等,都是家常的食物):

即使在中國,直到宋朝為止都還有吃茶的習慣。乾燥後的茶葉放在臼裡搗碎,淋上熱水後食用。
飲茶的習慣是在宋朝傳到日本,起初當然是用」(同吃的,因為日本的茶道是抹茶,有搗碎之意。茶葉搗碎成為粉末後,倒入熱水,用茶筅攪拌出湯花。伴隨著茶的香氣吃茶,這是日本的茶道。
之後,中國到了明朝,從吃茶轉變成飲茶,也就是煎茶的飲用方式普及開來,不久後也傳到日本。因此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是飲用煎茶,而茶道文化裡則是食用抹茶。
在中國,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少有機會吃得到茶葉料理了,但在中國周邊國家的緬甸和日本,至今依然在吃茶。
文化這東西非常有趣,古老的習慣在當地也許失傳了,卻在遠方被傳承下來,而且豐富了當地文化,這是件幸福的事。我想應該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緬甸、台灣、日本一邊喝著茶,一邊為自己活在周邊感到幸運吧。

我在這本書中畫下了許多筆記,都不是什麼華麗或打動人心的句子,而都是如上頭我節錄的、個人覺得意思的段落,在這篇心得的最後,我也想以這段我覺得很適合的節錄段落作為結尾 :

年輕時愛吃的菜,現在卻不喜歡;或者是年輕時不愛吃,現在卻為之深深著迷,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有機會體會到不同層面的美好。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旅行吧,年輕時並未感到魅力的地方,待歲月流逝後再次到訪,也會產生不同的感慨與心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