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情緒,好好處理是現代人的必修課- 讀「醫師的內心世界-情緒如何影響行醫」

 By Lady J


一般人對醫師的既定印象,可能是很聰明、很理性、賺很多,對醫界的討論,也多落在醫療技術、科技應用...等,卻很少討論到醫師的工作環境與壓力所引起的情緒,自然,也缺乏管道協助醫師維持情緒與心靈健全,而這群醫師,是我們受病魔折磨時求助的對象。


作者 Danielle Ofri是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在紐約是貝爾維(Bellevue Hospital)醫院行醫20餘年。透過這本書,揭露了醫生的同理心、恐懼、羞愧、悲傷、理想破滅、以及訴訟糾葛,如何消磨著醫師的身心靈。


除了案例故事的發展牽引著我一直往下讀,作者的文筆之好(根本是被行醫耽誤的作家,不過應該是翻譯也翻得夠到位),是讓整本書引人入勝的主因之一,例如,作者形容自己剛接下會診工作時,暗自祈禱院內每次最後一條冠狀動脈都張得非常開闊,每顆肺泡都洋溢著氧氣,每一個血栓都乖乖自行溶解。所以,又是本以我寫作功力無法闡述到位的作品,摘錄每項主題的重點如下,有興趣的話,建議自己翻翻這本書(推~)。


同理心


以行醫作為理想的醫學生,經常在臨床階段漸漸失去同理心,每天都在院裡苟延殘喘,以及醫師日常的真實面,減損了同理心所需的一切。一般而言,我們愈認同對方,就愈容易產生同理心,因而導致醫師無法展現同理心的原因,不外乎

  1. 病人的身體狀況:有些病人的狀態真的糟到,連醫師看了都無法處之泰然。

  2. 病人的個性:一樣米養百樣人,有的病人就是有莫名的各種堅持、自視甚高、咄咄逼人。

  3. 文化/語言的隔閡:文化會使一個人的表達風格有所差異,而這差異容易使醫師失之於刻板印象,例如病人對症狀的形容,亞洲人偏保守(按這裡會痛嗎?還好...),西班牙裔偏向抓馬(按這裡會痛嗎?這輩子沒這麼嚴重過!)


六神無主


行醫時,恐懼是最大宗的情緒,怕下錯決定/指令、怕傷害了誰的身,恐懼會壓垮心理最健全且適應最良好的受訓者。醫師得在20分鐘內,依據病人對症狀與感受的陳述,憑經驗、憑臨床判斷,評估、判斷並做出處置。病人可能漏了敘述一種症狀(偏偏這症狀剛好是關鍵),或是病人來求診時關鍵症狀還沒出來,都有可能導致醫師誤判。


這讓我想起我常去的家醫科醫師,總是打趣說,通常病人第一時間去看醫生時,關鍵症狀都還沒出來,病人覺得怎麼一直好不了,就再去求助於其他醫生,這時候所有症狀的綜合就足夠讓醫生正確判斷,而那個醫生,就變成神醫了,所以,希望大家以後不要第一時間來找我XD。


醫界人士說:存有這類恐懼是正向健康的,畢竟在此領域,生命懸於一夕,恐懼有助於維持必要的敬畏與謙遜。但對於醫界人士而言,我們必須更警覺自身或同僚何時因恐懼而崩潰,畢竟,病人的生命懸於我們的一念之間。


醫界確實是個有點特別的環境,對一般人來說,如果選錯股票投資、搞砸一筆生意,大概會損失一點錢、或是很大一筆錢、或是很多客戶,但不會害死人,但「失誤的結果可能是一條人命」的恐懼、每天都有機會被吊銷醫師執照,卻是醫師的日常。


每日死亡攝取量


對醫師而言,悲傷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的節奏不允許醫師為悲傷而暫時停下腳步,這份情緒從未被正視,也沒有資源與管道去舒緩。正如戰場老兵罹患的創傷後壓力症,一個影像、一個聲響,都會引發慘痛記憶的洪流,衝破心靈如此費心修築的堤防。


然而醫師處理悲傷的方式,會影響到提供給病人的醫療照護。如果悲傷遭到無情壓抑,只會造就麻密不仁的醫師,無法投注心力在病人上。不投注心力可能導致機械式醫療照護-好的話是漠然置之,壞的話是胡亂行事。遭殃的,還是病人。


羞愧難當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錯誤帶來的羞愧感,會造成自我認同與自信心的打擊,也讓醫生更想隱匿錯誤,並為此受折磨,並無法協助醫生成為更優秀的臨床人員,也無法改善對病人照顧。


因此,要減少醫療錯誤發生率,得從醫院體制、藥物標示、通訊技術...等各方面著手。同時,營造有利醫生走出錯誤陰影的風氣,並防止非必要的羞愧與羞辱。醫師必須有能力主動坦言醫療錯誤與幾近錯失,法律上對於揭露錯誤這件事,也必須採取更寬容的態度,才有機會找到問題的癥結,使醫生改善自己的行為,避免重蹈覆徹,而不是想盡辦法隱瞞。


理想破滅


醫師理想破滅最簡單的形式,約莫是:對照顧病人的本質感到失望(作者提到,急診室裡大多是那些不好好照顧自己的病人帶來的餘波,真屬於緊急意外的反而是少數)、親身體會到醫師幫不了許多病人、許多病人也不值得受到幫助。醫師理想破滅帶來的影響,輕則不再同理病人、愛發牢騷,較嚴重的是開始暴虐浮躁、行為脫序、犯下錯誤,更嚴重的可能尋求酒精與藥物的慰藉(以麻醉科與急診室為最),不論上述哪種,遭殃的都是病人。


調查顯示,第一線醫師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領域包括:內科、家醫科、急診。為了能掌控自己的時間(尤其下班後的時間),現在的醫學生多傾向遠離這些基層醫療科別,改選俗稱ROAD四大較輕鬆的科別,即影像科、眼科、麻醉科(ROAD中壓力較大的)、皮膚科。可想而知,這個趨勢造成的結果是,我們較常需要的基層醫療,需要醫師時候,誰來醫治我們?


此外,日益惡化的醫療工作還境,例如大量文書作業吃掉了照顧病人的時間(但遇到醫療訴訟時,這些白紙黑字紀錄又何其重要,也是讓醫師行醫濟世的理想幻滅。研究發現,專為住院病人提供醫療照顧的醫師,每天只花17%的時間實際接觸病人,直接提供照護,卻有高達64%的時間花在建檔、查看病例、與同事溝通、處理文書作頁上。(有點驚人的佔比...)


訴訟糾葛


研究指出,醫師的職涯中段時(55歲),超過60%的醫師曾遭逢訴訟,其中以神經外科跟心臟外科最多,約20%的醫師每年1次。另一項統計顯示,高風險的科別(神經外科、心臟外科、產科)有99%的醫師在65歲前一定會碰上官司,低風險的(小兒科、皮膚科、精神科)則為75%。


訴訟耗時費神傷財,不論是否真的上法院,不論判決結果如何,都讓醫師烙上深深的傷痕(其實對所有人都是如此啊~),進而改變了醫師的行醫方式,包括:

  1. 採取防禦性醫療行為,例如過度開立檢查與治療,對病人造成傷害,也增加財務負擔。

  2. 避免收重症病患,導致重症病患更難尋得醫療照護。

  3. 工作倦怠、憂鬱、有自殺傾向,想想為我們手術操刀的待著這些情緒的醫師...

  4. 醫師與病人之間的不信任,彼此關係陷入小心翼翼、重重猜疑。

而這惡性循環的結果,最終受害的還是病患。


行醫所引發的複雜情緒持續耗損醫師,該如何解決呢?作者提到,位於奧蘭多的佛羅里達醫院為了協助醫師,啟動一項醫師身心安適(wellness)計畫,特別聘請了一位心理醫師,除了提供醫師一對一諮詢,也辦理心得交流會,透過故事、經歷的分享,把心中的感受說出來。原本大多人嗤之以鼻,想說怎麼會有人要參加這種掏心掏肺、情感大解放的活動,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大成功。這類的同儕支持活動,還包括辦理醫師音樂會、博物館導覽...等,讓參與者知道,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我們。


在忙碌的年底,用小小的堅持,趕出了這篇。感謝所有第一線醫療人員的辛苦,封城居家的捧油們也辛苦了(拍拍),我也辛苦了(自己拍XD),莫名其妙的2020慢走不送~



作者:  Danielle Ofri (丹妮爾.歐芙莉)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03/26

ISBN:97898647997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