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看、邊笑、邊哭也邊點頭的故事書- 讀「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By Lady J

比約恩 納提科 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1961-2022)是瑞典經濟學家,26歲放棄跨國企業主管工作,赴泰國出家成為泰國森林修行派的森林僧人,歷經17年的出家生活(泰國待7年,之後前往英國及瑞士),還俗後因為重新面對社會的不適應而飽受憂鬱症之苦,以及罹患漸凍症讓他慢慢步向比自己期望還更早到來的最後一口氣。


本書由比約恩口述(以下簡稱作者),另外2位作者以第一人稱口吻筆述(包括下標題、文字修飾等),或許正因如此,本書想傳達的訊息,並不是艱澀的說教、開示,而是像說故事或小說般的輕鬆有趣,有自言自語、有新奇發現、有心境剖析、當然也有溫柔叮嚀,讓人迫不及待一直往下讀。


例如作者分享自己剛開始接觸冥想時,靜不下的心中有各種OS、通宵冥想直打瞌睡根本是漫長的練習丟臉,也讓世人得以一窺森林僧人的生活作息、戒律等日常,同時更打破的世人想像的誤解,例如:僧人大多時間過著團體生活,需要不斷地溝通、協調、合作(不管對方容不容易相處),想要一個人靜一靜是如此得之不易...等等,都讓人有「對對對,我也是!」、「原來是這樣啊!」、「對吼,我怎麼沒想到!」的共鳴。


本書並沒有特別歸納出重點開示,而是處處可見智慧小語,幾個重要的以及我印象深刻的,分享給大家:

  1. 不要去創造想像未來的場景,也不要相信自己的每一個念頭

「在這17年整日的精神修煉中,我最珍視的一點就是:我對自己的每個念頭,再也不相信了。」 作者説,人很容易低估自己的念頭帶來的傷害,以及相信那些帶來傷害的念頭,因而為自己造成不少沒必要的精神痛苦。雖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念頭,也不能決定它們應有的樣貌,更無法操控腦海中要跳出哪些念頭,於是,我們只能選擇是否相信它們。


我們最難放下的念頭,往往對自己的傷傷害最大,所以該怎麼做呢?多呼吸,少思考!當悲痛、焦慮或孤獨感來襲時,我們可以選擇有意識地呼吸,讓注意力停留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立刻相信大腦拋給我們的所有念頭。


  1. 我可能錯了

人們往往認為,生活/事情「應該」按照自己的希望與計畫發展,覺得自己對一切暸若指掌,也自認可以決定、斷定各種事情的是非對錯,而當事情不順著自己認為的「應該」時,各種情緒、不適便紛紛出現。一位住持傳授解方説,在與人衝突、意見相左、事情不按自己預期進行時,真誠而篤定地對自己說:「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正確從來就不是重點,早在800年前,波斯蘇菲派大師魯米就說過「是非對錯的想法之外,還有一片原野。我會在那裡與你相遇。」要記得,不預期生活按照自己認定或應該有的方式發展,是一種智慧。理解自己其實一無所知,也是一種智慧。


帶有「應該」這個詞的種種念頭,常讓我們變得委屈、沉悶和孤獨。作者提供了這個小撇步:如果能意識到這種情況即發生時,試試這個手部的動作──先是用力握緊拳頭,然後鬆開成張開的手掌。它很簡單,但它貼切地展示了我們如何能放下自己太執著的事。


  1. 練習放手,多一點信任,少一點控制,別忘了為奇蹟留下空間

人們很容易相信自己可以且應該對生活有多一點控制,但何不試著讓生活中少一點握拳,多一點鬆手。少一點控制,多一些信任。少一點「我必須預先知道一切」,多一些「順其自然」。別忘了宇宙運行的原則是「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


作者在英國寺院時,主管行政事務經常要處理亂糟糟的瑣事,他發現相較於泰國寺院,英國寺院的運作相當隨性而混亂,在他為此煩躁時住持對他說:混亂或許使你不安,但秩序會置你於死地。」哇!這句對我來說猶如醍醐灌頂啊~


  1. 這也會過去

這句是作者請珠寶商刻印在給妻子的婚戒裡的字(WHAT?!),問號+大笑之後,我的欽佩油然而生,這真是大智慧的大應用啊~真的,沒有什麼會持久,一切都是無常。


其他智慧小語如下:

  • 生命會驟然結束,所以我選擇如何生活就很重要

  • 更美好的幸福形式,其特質在於「無」,而不是「有」。

  • 我們在安然無事中學習,在風暴時才會想起。(作者慶幸有17年出家生活的學習,讓自己有能力得以對抗憂鬱症)

  • 當我們覺得有壓力、難過、孤獨、焦慮不安、委屈、力不從心的時候,這些感覺往往是自己的執著、頑固地拒絕放下一些念頭造成。

  • 知識對自己所知的一切感到驕傲。智慧在自己不知道的一切面前謙虛。

  • 理性是忠實的僕人,直覺是、上天的恩賜。但我們的社會卻只尊崇這僕人,忘記這恩賜。


隨著作者說著自己的故事,可以窺見不少有趣的文化差異觀察,例如:泰國的出家生活環境遠比英國的環境艱困,但社會人群對僧人的接受度、友善度遠優於英國,在英國化緣時遇到的種種困難與奇蹟。也有些意想不到的原來如此,例如僧人化緣但不能乞討(開口要東西),人們給什麼就拿什麼、吃什麼,所以寺院裡的捐贈物資,嚴重過剩的是衛生紙,而作者在泰國的1年隱士生活結束後,決定獨自徒步500公里(身無分文且揹著自己所有東西)回到最初落腳的寺院時,路途中遇到許多善心人士想幫忙,但礙於森林僧人不使用金錢、一天只吃一餐...等規矩,最終接受的捐助,居然是一瓶又一瓶的可樂!


作者還俗後,如何對抗憂鬱、以及父親安樂死的過程,直到自己如何準備、面對人生終點,讓這本書從第一頁精彩到最後一頁,其中一段跟身體的對話特別感人,摘述一小段如下:


身體呀,謝謝你,每一天都竭盡全力。我保證,會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常好好聆聽你的聲音...當你再也撐不下去的時候,「順從你的意願,而不是我的」。


「我可能錯了」並不是我印象最深或深獲最大之處,也代表不了這本書,如果我是編輯,如果不考量銷售量,或許不會以此作為書名,或許會選「不要相信自己的每一個念頭」,或許用其他截然不同但更能涵蓋全書的名稱吧!


花了5天、共8小時「飆」完了這本,很久沒有這麼痛快了。還有很多有趣的內容、深刻的感受無法臚列,值得一看的好書,真心推薦。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卡洛琳.班克勒,、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23/02/01

ISBN:978986134444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