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Lady J
英國心理諮商經典、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暢銷300萬冊、佔據台灣最受歡迎書籍排行榜多時,以上,都沒能吸引我......或許是因為主角都是我光想就不舒服的動物們(蛤蟆、河鼠、鼴鼠和老獾),也或許是心理諮商的書總是撩動太多情緒、讓人沈重,下意識就敬而遠之了。在一次與久違好友相聚中被推薦,覺得是一種召喚,於是決定讀起來。
故事結構很簡單:蛤蟆陷入憂鬱,生活一片混亂,在一群朋友的慫恿下,半推半就地去看心理醫生「蒼鷺」。10次的諮詢中,蛤蟆終於找回快樂,10的諮詢對話,介紹了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同時展示了心理諮商的過程。
平心而論,讀完本書並沒有被療癒了什麼,也沒有更了解自己,對話式的敘事方式就像沒什麼高潮迭起的故事書,各方書評的讚譽好像見仁見智。而讓我提筆的主因,是書中軸闡述的心理學概念,以前從未接觸過,讓我有點疑惑卻好像忽然懂了什麼,有些意外的收獲,因此決定寫下來。
【利用自我狀態了解自己】
人格結構有3種不同的自我狀態,包括「兒童自我狀態 Child ego state」、「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及「成人自我狀態 Adult Ego State」,每個人都有這3種狀態(不論年齡),我們可以透過覺察不同自我狀態下,對自己的想法及感覺,進而更了解自己、發展出更成熟的情商,使溝通更順利、心情更開朗。
兒童自我狀態又分為自然型兒童、適應型兒童。兒童的基本情緒是快樂又熱情、憤怒、悲傷、恐懼,這些情緒加在一起,就構成「自然行兒童」。然而,自呱呱墜地起,我們的生命裡,有2個巨人,比我們巨大很多,他們有時對你不錯,但有時會讓你感到害怕、無助,你的弱小讓你得完全仰賴這2個人,無處逃脫,唯一能做的就是適應,甚至順從(順從的行為包括:附和、取悅、道歉、倚賴),藉以保護自己不受父母的憤怒與攻擊傷害,於是發展出適應型兒童狀態。
書中對兒童自我狀態的闡述特別多,也特別強調一個人的兒時經驗,如何影養一個人成年的行為,甚至可以說,我們現在很多處理事情、處理情緒的方式,主要是兒時從與父母相處的模式習得,畢竟父母就是我們兒時仿效,也是我們還怕的對象,尤其透過兒時與父母的相處經驗,我們學會了「順從」,這概念讓我有點吃驚,不知道是不是人類奴性的肇因?
兒時經驗對人格影響有多大呢?蒼鷺醫生如是說:
「每個嬰兒都必須學習調整他的基本行為,來應對自己所處的初始狀態,這種調適就成為日後成長與發展其他行為的基礎。雖然人生會受到其他事件影響,但這些早期的經驗會形塑出人格雛型,那是我們永遠無法否定或忘記的。」
「從你出生到四、五歲,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都會對你的人格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包括你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這些經驗會形成你對這個世界特有的看法,對你而言,這就是你看事情的唯一方式。從那時起,你一輩子都在用這個觀點在你的世界生活以及看待一切事物。」
「心理地位(life positions,這裡不多加解釋,有興趣請者請直接讀者本書吧)攸關一生,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了何種態度,就會一輩子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根本基礎。之後我們建構的世界都在印證與支持這些信念。」
我對自己的兒時記憶很片段,不知是記憶力太差,還是刻意遺忘,總之,就是幾乎啥都記不得,只是覺得...有這麼嚴重?!
處於父母自我狀態時,自認比別人好,比別人優越,因此可以批評、責備、懲罰別人,尤其在組織機構裡,有權勢的人太容易把自己想像成嚴厲的父母,把員工當不乖的孩子來懲罰。處於這種心理地位的人,總是需要攻擊、譴責別人,是會利用每個機會製造情境來批評或處罰別人的迫害者,他們內心不知道住著怎樣的迫害者,才導致這種行為。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很少(甚至從來不會)沮喪,「因為憤怒是抵抗沮喪的絕佳防衛。憤怒的人從來不會覺得內疚,因為他們總是怪罪別人。他們防衛自己的方式就是將內在的恐懼投射到別人身上,這樣他們就可以把對自己的怒氣轉向別人。」
進一步分析憤怒,追根究底,我們的感覺是自己選擇的,我們選擇了要生氣或是悲傷,但這裡說的選擇,並不是選擇今天午餐要吃什麼,而比較像是制約反射,像狗狗聽到鈴聲就流口水那樣,習慣而後無法控制自己,變成自動反應。以憤怒者為例,習慣憤怒的人很清楚如何發怒,遇到適合的劇情(甚至會經常碰到適合的劇情)時能一字不漏地說出台詞,不假思索就能將音量提高到適當的音量與高度,自動篩選適當的用詞,完美扮演憤怒者,彷彿一輩子都在為這場演出排練,也因為太頻繁衍出這角色,所以越演越好。
成人自我狀態指的是我們能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立刻派上用場,不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或被童年的感覺淹沒。也唯有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時,我們才能有所成長、學習 (父母自我狀態時,我們只會批評、教育別人; 處於兒童自我狀態時,我們只會體驗過去的情緒、重演過去的情況)。顯而易見,成人自我狀態是人格最佳狀態,認識自己並讓自己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提出自我狀態心理學家,也是溝通分析創始人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王子,卻被父母變成青蛙。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讓青蛙再變回王子。」張愛玲也說過:「如果孩子的出生,是為了繼承自己的勞碌,恐慌,貧困,那麼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也不是每個人天生就知道如何當父母,更多時後我們有幸承蒙父母的關愛滋養長大。願我們都能經常處於成人自我狀態,也願所有生命都能被善待。
*坊間有好多書評與心得,若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推薦參考:https://treehole.hk/blog/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認識自我狀態/
作者: 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2/01/26
ISBN:9789576587399
留言
張貼留言